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1个,区县中心7个,乡镇街道实践所55个,村居、社区、书房实践站1817个。
发扬优良传统,公司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建棚。建章立制,解决体制不顺问题。
团队有了,还得有主心骨。目前,公司经营管理的120公顷海域,将建立养殖产品销售及布局休闲海洋文化体验项目。望着池内的宠物,山东海洋文旅公司日照星光海洋牧场渔业公司党委书记王世东爱不释手。公司对太阳湖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打造集垂钓、餐饮和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在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产业、开展业务,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越来越强。
因公司养殖的大虾不仅产量大,成活率也高,各地销售商都愿意来采购,产销比100%,销售回款率100%。回到办公室,一阵计算器按键声落,一串喜人数字跃然纸上:产值300万元,利润150万元。四级工作架构和三大工作体系,其核心指向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实惠、愿参与、真点赞。
围绕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我市以创新模式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旨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成效变化。小巷管家、五莲雷锋车辆救援、共青团小草学堂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浓浓暖意。这种新格局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相融合,整合资源,织密网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围绕群众切身利益,解决所需所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变化。我们搭建起‘文明实践云平台,就是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让群众所需得到更快解决,说到底,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形式是志愿服务。点 睛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温暖每当我们看到斑马线上的牵手志愿者,心底总是会深深地感动。
基层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党员网格、小巷管家、群众自提,汇总上交群众需求,让群众点单,形成团队发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基层评单、政府奖单的闭环服务,提高服务时效和质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平台的基础上,我市建立了统一的市县乡村四级志愿服务双向对接系统,实现对全市志愿组织、志愿者管理一平台完成,市县乡村四级资源力量、群众需求、活动组织一平台对接。如何推进中心高效化运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使之科学有效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是当务之急。工作目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志愿服务浸润心田在日照,志愿服务已成为这座城市温暖的底色。
五度是指思想领航,提升高度。(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敏 宋庆艳)。这在全省地级市中是唯一的一个。有了文明实践云平台,就有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新网络,可以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按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赵嘉兵的阐释,中心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神经中枢,成为统筹协调指导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专门机构和整合全市区县、街道、村居文明实践资源的重要平台。2020年全市共开展志愿活动17.6万人次、为民办实事26.2万件,搭建起服务群众的民心桥。
在2020年度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中,我们又看到了这些闪光的名字———摆渡爱心食堂创办人滕兆敏,斑马线上的护学先锋韩彬,点亮温暖人间的小火柴、日照市方舟救援队原队长孙同磊,6年献血超过22000毫升的奉献者任守国,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创办者、12349助老平台创办人赵桂春,耄耋之年的消防志愿老兵王梅平,一路阳光倾情助残的辛伟,等等。文明实践是文明的载体、精神的凝聚。
统筹城市乡村、统筹条块资源、统筹线上线下、统筹党政引导和志愿主体,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我市高起点谋划、全市域推进文明实践载体建设。成立初衷:城乡志愿服务需要大本营一座城市最打动人的是文明,最感召人的是精神。2020年,仅市级志愿服务力量就下沉一线开展宣传宣讲、疫情防控、扶贫攻坚、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8.6万人次,惠及群众56万余人。五度服务格局由此而来。在组织保障上,我市顶格推进,成立副处级单位———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全市活动的牵头组织、统筹协调、指导督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一个阵地,市县乡村四级文明实践活动需要一个指挥平台,全市志愿者需要一个大家园,在这里都一一得到了实现,这也是中心成立的初衷
源头上,关停高污染高炉,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专家组根据日照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综合气象情况、污染物实时变化情况、区域站点数据情况,每日发布空气质量会商预报,为日照精准治污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日照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采取有力措施,把这座港口城市打造成水清景美的滨海城市客厅。然而,与国内其他海滨城市不同,山东省日照市钢铁产业体量较大,山东省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在日照布局,给日照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让热心环保、参与环保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日照市直机关工委、市生态环境局、团市委、妇联联合发起污染防治·机关先行活动。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起小手拉大手,守卫日照蓝的倡议,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环保意识。
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日照对全市重点企业、施工工地进行污染排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万余人次,排查监管工业企业、在建工地2万余个次。这既是日照高质量发展留下的足迹,更是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最好注解。如今,越来越多日照人成为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者。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新风尚。
市民晋浩说:每到周末,和家人在海边散步,感受海天一色的美景,别提多满足了,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技术上,日照钢铁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减排节能水平世界领先,山东钢铁(日照)公司成为目前山东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环保绩效评级A级的长流程联合钢铁企业。
2020年,日照PM2.5和PM10年均值分别同比改善22.2%、27.1%,改善幅度均居山东第一位,空气优良率增加12.7个百分点。2020年,日照市东港区摘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桂冠,五莲县获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金山实践创新基地。
合力攻坚,科学治污每晚,日照的夜空都会被一束绿光点亮。用布袋买菜,在家门口种草养花,环境至上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
2020年7月,日照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的生态环境委员会,抽调各职能部门精兵强将,加上驻点日照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团队和两个第三方技术团队,共同组建了污染防治攻坚专班,深入一线督导落实整改,打通污染防治最后一公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半月谈记者来到日照市海龙湾,昔日令人望而却步的煤堆场,如今已蜕变成吸引游客的阳光海岸。日照市污染防治攻坚专班办公室雷达监测团队王晨说,日照通过雷达监测颗粒物高值,精准定位,集中攻坚行动半年的时间共计交办整改问题2379个。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孔雪见证了这个全国首例退港还海工程的巨大变化:空气清新了,天也更蓝了。
这是大气污染防治激光雷达走航监测车。日照市滨海风光 郑志成 摄碧海蓝天,空气清新是众多海滨城市的写照。
同时,日照对全市钢铁产业开展绿色提升。人人参与,全民环保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
此外,日照市人大、政协开展污染防治专题视察,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助力攻坚,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121台工业窑炉的整治、562项裸土整治,并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排查入河排口749个。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 景华勇 摄为了加强海岸线保护,2020年,日照修复整治近20公顷废弃养殖池、盐碱地,按照世界郊野岸线标准,建成全长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将沿海景点串珠成链。